奥运故事: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值得坚持

原标题:奥运故事: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值得坚持

最近半个月,是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半个月,因为疫情延期1年的东京奥运会终于如火如荼地举行了。

场上,运动健儿们肆意挥洒汗水;屏幕前,观众们遥喊助威,这是个梦想飞扬的季节。

五年磨一剑,这是一届特殊的奥运会,时光让一些人错过了,也让一些人赶上了。

不变的是运动健儿们对于梦想的坚持,他们的努力感染着屏幕前的每一个人!

勇于拼搏的人永远是可敬的,他们可以输,但是绝不会轻易认输。

现年33岁的奥恰若夫是可敬的,虽然连续19次败在马龙手下,但他屡败屡战,不断精进技艺,再战总有惊喜。

不畏失败,无惧年龄,这是老将们留给我们的印象。而后生可畏,未来可期,这是年轻运动员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每天坚持跳300多个,梦想挣钱为妈妈治病

今年奥运会上,来自贫穷家庭的14岁的农村女孩全红婵,无疑是女子10米台跳水的黑马。

她是本届奥运会中国跳水队中唯一一位没有参加过国际比赛的运动员,但是在决赛场上,她以5跳3满分的成绩震撼全场,从此“一跳成名天下知”!

她说:“奥运会也就是跳五个动作,想好每一个动作,把自己的动作跳好就行了。”

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成功的真谛——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在取得东京奥运参赛资格之前,关于奥运,她是懵懂的,她说:有时候也会觉得挺想去参加奥运会,但还是得先把这次比赛跳好了,才能去想其它的。跟谁比赛都一样,不管怎样,都是要跳好自己”。

不管别人表现如何,她始终专注做好自己。她说:“每一次比赛不一定是想着去赢,而是超过之前的自己就好。”

她的省队教练何威仪说:她非常能吃苦,她对待训练的态度是同年龄同一批的运动员里面最投入的。她每次训练都是全力以赴地去把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来。她一天大概要跳300多个,陆上跳200-300个,水上120个左右。

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只要有动作不标准,她就会主动给自己加码。之前因为二组动作(向后跳水)比较差,有次比赛连输三场,回去之后她就天天跳,一天五六个六七个,甚至十个十个地跳。

训练的中间也有害怕的时候,她说:一两天不跳的话,再次站上10米台就会怕,感觉怕摔,所以每天都需要去练习跳。

运动员对体重的控制也十分严格,何威仪说:小姑娘很自律,一天称3次体重。偶尔涨了一两斤,会自觉加大训练量减下去。

7岁学跳水,数年如一日地刻苦练习成就了她今日的辉煌。

但是对于家人,她报喜不报忧,她说:我不敢跟他们讲训练中的苦,怕他们知道。

关于梦想,她曾经说过想开个小卖部,吃5毛钱一包的辣条,也想去游乐场和动物园,想玩抓娃娃。

但始终挂在嘴边的梦想是:妈妈治病要花挺多钱的,我就想我练跳水要是比赛好了,就能挣钱给妈妈治病。

这份对家人的关爱与责任让她一往无前,越发卓越!

爱是人生永恒的话题,它可以让人充满斗志、奔向成功!

对亲人的爱让全红婵脱颖而出,对伴侣的爱也曾让一位名叫施泰纳的健儿触底反弹。

忍辱负重,为亡妻而战

马蒂亚斯·施泰纳出生于1982年,小小年纪就子承父业走上举重之路而且成绩斐然,于是他激情昂扬地告诉父亲:我的目标是奥运金牌。

不幸的是18岁那年,他被诊断出了1型糖尿病,需终生注射胰岛素。

这个沉重的打击并未将他打垮,他反而更加疯狂地投入练习,最多的时候,一天注射十支胰岛素。

最终他站在了雅典奥运会的舞台上,并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绩。

可是,对于这样的成绩,奥地利人非常不满意,当地媒体声称:对奥地利体育来说,施泰纳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运动员。

命运为你关闭一扇门,同时也为你打开一扇窗,在国内备受藐视的施泰纳邂逅了他的幸运女神——来自德国的苏珊。两人一见钟情,并定居德国。

他们于05年结婚,在苏珊的关爱与鼓励下,施泰纳重拾信心,一边与疾病作斗争,一边积极备战08年奥运会,并申请加入德国国籍。苏珊成了他最大的动力与力量。

在转换国籍的三年间,施泰纳不能参加任何国际比赛,因此他没有足够的收入。为了补贴家用,施泰纳一边训练,一边在电视台做解说。

为了能攒够陪施泰纳去北京的差旅费,苏珊也从结婚那天起就开始储蓄。

但是糖尿病导致施泰纳的体重持续增加,想要挑战奥运,只能选择重量级比赛。为此,他不仅要大幅增加体重,还要修订训练计划。

于是,三年来,运动场成了他们唯一的约会场所。

可惜天意弄人,一场车祸毁了这一切。

2007年7月,离北京奥运会不足400天,苏珊在海德堡遭遇了一场严重车祸,弥留之际,她对施泰纳说:“亲爱的,我是多么想跟你一起去北京,你不要因为我而放弃,你一定要去北京,你一定要夺得金牌。”

带着失去爱妻的痛苦,也带着他们的梦想,施泰纳化悲愤为动力,将苦闷通通发泄在了杠铃上。

他说:“如果没有训练,自己会疯掉。”

除了训练与增重,其他时间,他就去看望苏珊,告诉她训练近况。

为了拿下奥运金牌,他增重近100斤。

去北京的前一天,施泰纳来到亡妻墓前,对她说:“亲爱的,和我一起去北京吧。”

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08年奥运会上,施泰纳勇夺金牌,领奖台上,施泰纳激动地亲吻妻子的照片。

他说:“我的金牌首先要献给我的妻子。虽然在比赛期间,我没怎么想过妻子,但在赛前的一两个小时我一直在思念她,她是我战斗的动力。”

贫穷与疾病无法阻挡他追梦的步伐,是梦想让他变得更强大!

还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尽管身处战乱,但心中对于梦想的渴望却十分强烈。

难民也是正常人,也有梦想

奥运场上最让人泪目的当属难民代表团了。他们的家乡被战火蹂躏,朋友因战争死亡,自己也曾处于生死一线之间。但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训练,终于与其他国家的队员们,一起平等地站在了奥运舞台上。

在今年的奥运蝶泳预赛中,无缘决赛的马尔迪尼说:这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最想让世界知道,难民也是正常人。他们是人,他们有梦想!

尽管两次出战奥运,都是一轮游,但是正如近50年来最小的奥运会参赛队员、12岁的叙利亚乒乓球员亨德·扎扎所言:战乱中坚持梦想,与世界最顶尖选手一样获得参加奥运会的资格,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马尔迪尼1998年出生,但是她年轻的生命却历经坎坷,她4岁时学游泳,14岁叙利亚发生动乱,炸弹将她的家化为废墟,将她的队友炸得零碎。

17岁时为了逃离战乱,她与姐姐萨拉决定逃往欧洲。在穿越爱琴海的途中,她们乘坐的小船引擎突然抛锚,为了救活船上的其他20多名人员,姐妹俩只得与其他两名会游泳的难民跳进海里,徒手推动船只。

艰难地游了3个多小时后,船只终于安全抵达希腊的莱斯沃斯岛。

之后,姐妹俩辗转马其顿、塞尔维亚、匈牙利等国,她们被视为非法入境的难民,餐馆拒绝为她们服务,宾馆拒绝她们入住,司机拒绝接载她们,她们只得一边风餐露宿,一边逃避警察的抓捕,因为一旦被捉到,就会被遣返回叙利亚,随时面临炸弹的袭击。

离家25天后,姐妹俩终于到达并终定居德国。

到德国不到一年,马尔迪尼便凭借自己的高情商与游泳能力,代表难民队出战里约奥运。

她和姐姐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

她还写了本书《蝴蝶》,销量很好。

她成了游泳运动员中,书写得最好的;女作家中,游泳游得最好的。

她也成了联合国难民署的亲善大使。

再苦再难,不放弃梦想,这是这些健儿们给予我们的激励与启示。

来萝卜奔,设立目标,一起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吧!

下载『萝卜奔』App,一起为梦想打call吧!

关注萝卜奔VX公众号,发现更多精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