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到2022:奥运成绩带动全民健身 美国基础项目实力雄厚

原标题:从2008到2022:奥运成绩带动全民健身 美国基础项目实力雄厚

8月8日,中新网体育部总监卢岩、《体坛周报》副总编辑曹亚旗做客搜狐体育《从2008到2022》节目,畅叙东京奥运会点点滴滴。

主持人:卢老师对于昨天下午到今天上午的这些比赛的整体情况有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卢岩:今天早上看了一下男子马拉松的比赛,最后拿到冠军的还是基普乔格,这个成绩距离他保持的世界纪录有一定距离,这次中国选手成绩还可以,看到马拉松有恍若隔世的感觉。早些年间,中国马拉松确实有井喷的感觉,我印象特别深的是2019年秋天,秋天本身就是马拉松的旺季,我们当时专门找了一个周末去做盘点,国内的马拉松林林总总,传统意义上的马拉松,包括健康跑、半程马拉松非常非常之多。随后的中国马拉松年会上提交了非常令人鼓舞和振奋的报告。包括身边很多朋友都喜欢跑马拉松、看马拉松比赛。

8月8日是东京奥运会闭幕的日子,也是中国全民健身日。从北京奥运会之后,全民健身的意识可以说有了一个日新月异的变化。昨天为了全民健身日准备了一系列报道,采访时候有体育学者跟我们解释,全民健身也好、竞技体育也好,实际是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两翼。两翼都不可偏废,包括像竞技体育我们取得很好的成绩,可以反哺到全民健身,能够让更多老百姓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之后投身体育,就像北京奥运会之后十几年我们亲身经历的那样。另一方面,全民健身也好,基层的校园体育或者体教融合也好,一可以为健康中国提供更大的助力,再可以为竞技体育提供更深厚的底蕴,选材的路未来会更宽。

主持人:作为体育强国,美国的群众健身和竞技体育的关系是不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曹亚旗:首先每个国家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我们要了解具体情况是不是适不适合我们,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大家的理念在发展的时候也容易出现偏颇。现在有的小孩五六岁开始练习乒乓球、羽毛球的专项技术,往这个路上去走,我不知道对与不对。我现在倒是比较倾向于好多家长带小孩多从事几种体育运动,让他把基础的体能柔韧性、协调性都均衡发展,等发展到慢慢该显现一些天赋的时候,再往专项路子上去走。

这次梦之队的表现不用说了,确实非常优秀,几个队可以打满分。田径、游泳、水上三个大的领域也不错。但从成绩来论的话我们也要找一些问题,疫情是客观因素,反过来我们在这些项目上整体力量、人才储备的厚度还不够,美国这次田径、游泳出现大滑坡,游泳11块金牌,田径7块牌,比起里约两项29块金牌,缩水了11块金牌,但为什么大多数项目都发展比较好,这让人很感慨。包括自行车这块金牌让我很意外,在这个项目美国原本竞争力不是特别强,结果也能取得金牌,还是整体人才储备包括各个项目上都有一定的竞争力,体现出人才的厚度。我们在这方面应该注意一下。

主持人:刚才提到全民健身,卢老师觉得现在全民健身包括您提到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投身到跑步这些运动当中,跟经济水平的提升是不是有很大关系?

卢岩:这个肯定是有关系的。毋庸置疑,刚才说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很明显的分水岭,08年之前和08年之后,整个国人对于体育的态度或者对于竞技体育或者对于全民健身的态度有一个划时代的前进,包括在北京奥运会之前,作为全民健身,当然我们一直以“发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体质”为宗旨,一方面由上而下推动,另外缺少自下而上的动力。如果全民运动只通过引导宣传,没有自下而上的原动力的话,可能很难去做。比如我平时喜欢坐在屋子里面看看书、看看手机、喝喝茶,不管怎么引导宣传都没用。这次奥运会我有一个这样深刻的印象,同事进行采访的时候曾经采访过一个健身爱好者,说是健身爱好者,其实刚刚拾起健身的时间不是很长。为什么拾起健身?就因为看了苏炳添的比赛,他本身在上学的时候有跑步的底子,大学毕业之后因为工作很忙,没有再去跑步锻炼。看了苏炳添之后,自己很受感动,从那之后现在又开始积极准备去练体能办卡,准备去田径、游泳、跑步给自己都安排上。这种感染或者偶像带来的精神力量实际是不可忽视的。

一方面需要这种力量,另外也是需要官方作更好的引导,包括前段时间国家全民健身的规划,包括对场所等各种硬件安排,实际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者政府提供服务的形式,给老百姓更多的便利,比如出门几分钟就可以找到一个锻炼的地方。中国乒乓球为什么成绩好?去北京郊区一个农村里面看看,它的健身广场里面也有一个乒乓球台,只要没有风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去打,说到乒乓球哪怕根本不会打的人,也能拿起拍子在休息的时候抡两下。一方面作为老百姓自己有健身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或者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能够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给普通老百姓,也可以说是国家发展带来的红利。

(搜狐体育 郭健整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